作为螳螂目的一股顶级战斗力,菱背螳是一类广受欢迎的大型强螳。饲养者都希望养出硕大且好看的个体。下面分享我的一些经验
1.容器:饲养空间在合适的大型里尽量大,便于活动。容器必须通风,如果不通风,不干净且闷湿可能导致消化问题。即使清理垃圾。
2.温度:最好的温度在23—28℃,低了会生长缓慢,甚至滞育,高了会导致生长速度过快可能没有积累足够的营养就蜕皮了,造成蜜汁涨幅(蜕皮涨幅小)
3.湿度:平时一两条喷一次水。蜕皮时湿度尽量高一点,在蜕皮前可以把盒子底下倒一层水然后放在加热垫上“蒸”。
4.喂食:喂食是饲养中最重要的一项,如果想要养出好个体、大个体喂食绝不能疏忽。一般情况下保持饱腹,喂食时吃到间膜完全撑开。不要饿到间膜只剩一个缝或者看不到了。蜕皮后一天之内不要喂食,然后不要一次喂饱,在蜕皮后两三天时间喂到饱腹。蜕皮后过早喂食可能导致龄期内捕食不积极,影响蜕皮涨幅。饲料尽量多样化,冬天可以樱桃蟑螂,蛐蛐,杜比亚蟑螂为主,如果是夏天可以去抓野生的蚂蚱,蜘蛛,蛾子,螽斯,蜻蜓,螳螂,蝉等进行喂食,但还是要喂饱,这是最基本的。大型盾螳对饲料消耗量很大,情做好充足的准备,以免断粮。千万不要信少喂拉长龄期之类的,那样只能饿成小个体。一定要喂饱,一定要喂饱,一定要喂饱!
5.羽化:大型菱背螳羽化有可能坠落。末龄期保持饱腹,但翅芽有起色就可以停止喂食了。从这个时间消化到羽化时的半空腹正好合适。羽化需要牢固的攀爬,可以在饲养容器的顶上贴树枝。推荐大树栖盒。羽化需要高湿度,湿度不够会导致背板窄,翅膀窄。具体方法可参考上面“蜕皮”项。
羽化后几天尽量少打扰,盾螳硬化慢,可能一周才能正常控制猎物。切勿在羽化几天内剧烈运动或和其他螳螂对打,如果腿根流水会很麻烦。
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菱背螳有基菱背螳(马盾),宽胸菱背螳(圆盾),克氏菱背螳、斯氏菱背螳等
基菱背螳:成母平均翅吻9cm左右,性格极其凶猛,身体粗壮,盾是个椭圆形。羽化两周后出状态,一个月以后斗虫最佳。
宽胸菱背螳:国产盾螳,分布于云南南部(仅分布那一点)圆盾体型硕大,成母翅吻一般95左右(人工个体)野货比较小可能只有8左右。这种螳螂非常不建议购买野货,尽管价格便宜,但是野生圆盾性格怂,力量差,也不号养。尤其是冬天,圆盾在野外以末龄滞育过冬,如果抓回来几乎必然羽化失败。而且圆盾的质量逐年下降,所以为了以后还能玩到好的圆盾,请不要去购买野生圆盾,破坏脆弱野生种群,野货又不好玩。不要为了省一点钱破坏了大局。圆盾出状态很慢,需要一个多月。请耐心等待
克氏菱背螳:克氏菱背螳是今年新引进的一种,此批来自印尼。成母体长9—9.5cm,背板一样很圆,只不过后面有一点延伸。个体差异巨大,如果是小个体(9以下)背板可能会很窄,很难看。克氏菱背螳羽化后出状态极慢,需要两个月。
图1—13基菱背螳
14基菱背螳对比宽胸菱背螳,15—21宽胸菱背螳,21之后克氏菱背螳
Goodbye